纳豆激酶在与年龄相关疾病中的治疗应用和机制


发布时间:

2025-02-08

纳豆激酶在与年龄相关疾病中的治疗应用和机制

 

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脑梗塞和高脂血症等等)的特征是细胞损伤的积累以及生理和认知功能的衰退。纳豆激酶(NK)可能通过氧化应激、炎症和蛋白质稳态等细胞内信号通路来调节这个衰老过程。

 

                    

2024年Wu等在《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杂志)上发表“纳豆激酶作为功能性食品成分:在与年龄相关的疾病中的治疗应用和机制”。作者综述了纳豆激酶预防和治疗这些衰老相关疾病方面的实验和临床证据,特别关注潜在的分子机制和应用方法的最新进展。

                      

 

一、纳豆激酶抗血栓的健康效应

NK抑制血栓形成的机制:

直接降解纤维蛋白和纤溶酶底物。

降解PAI-1并升高t-PA水平。

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II和VIII水平以抑制凝血,以及降解Toll样受体4(TLR4)受体以减轻炎症(图1)。

 

                        

 

1  NK抗血栓作用靶点

二、纳豆激酶抑制炎症的健康效应

  NK抑制炎症的机制:

    抑制TLR4通路和NOX2激活来抑制急性炎症。

    通过 Nrf2/HO-1通路改善神经炎症。

    通过降低IDO-1表达来维持肠道免疫稳态来缓解慢性结肠炎,并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沉积和血神经屏障破坏来减少TNF-α的产生,从而抑制外周神经炎症(图2)。

                                               

2  NK靶向炎症疾病的多种途径

三、纳豆激酶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健康效应

临床研究

1062例患者参与的临床试验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脂血症患者每天服用NK 10800 FU共12个月,可有效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脂血症的进展,并显著改善血脂状况。观察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斑块大小显著减少。改善率在66.5%-95.4%之间。无不良反应。与维生素K2共同服用,还更加有效。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显示,患者每日服用NK 6000 FU,共26周。颈动脉斑块大小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别从(0.25±0.12)cm2减小到(0.16±0.10)   cm2和从(1.13±0.12)mm减小到(1.01±0.11)mm。NK组减少幅度显著(P<0.01,NK组斑块大小减少36.6%,优于对照组)。

可能的作用机制

NK的蛋白酶活性对脂质代谢相关酶的影响,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并调节脂质。

NK的纤溶、抗凝、抗炎和抗氧化性能的协调,导致其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

NK能上调对氧磷酶-1的表达来抑制LDL氧化,并控制血清TC和TG水平,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四、纳豆激酶改善脑梗死治疗和康复的健康效应

    单盲随机对照试验表明,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每天口服四粒NK胶囊(300 FU/胶囊)共60天,能显著改善身体活动、血压控制、血清脂质组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和康复作用。安全有效地显著改善中风的相关症状

    可能的作用机制

    NK可通过提高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来抑制血小板,激活JAK1/STAT1通路来抑制细胞凋亡,促进NO水平来放松血管平滑肌,以及增加纤溶活性来保护内皮细胞,从而保护大脑免受缺血损伤。

五、纳豆激酶降低高血压的健康效应

临床研究

高血压前期或1期高血压受试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服用NK(2000 FU/天)8周,可降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进行性高血压患者服用NK(2000 FU/天)8周,能显著降低男女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特别是男性患者降压更为显著。